China Law Insight

China Depth, International Expertise

Latest from China Law Insight - Page 4

作者:楼仙英 杨恺盛 何晓萌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掀起了“关税风暴”,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对钢铁、铝等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持续提高针对中国的关税,甚至一度将部分中国货物税率提高至245%。同年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宣布达成临时贸易协议,美国将对华关税从145%下调至30%,此暂停期为90天。看似中美本轮关税战暂告一段落,但业内普遍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贸易关系正常化,而是双方在争取时间以评估经济影响和调整策略。

阅读更多

作者:俞爱婉 李振江 李洪杉

2025年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重组办法》),并配套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9号——上市公司筹划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要求》,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同日,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以下简称《重组审核规则》)。本次《重组办法》《重组审核规则》的修订是中国证监会和三大证券交易所为落实新“国九条”及“并购六条”的具体举措,旨在提高审核效率,提升监管包容度,从而进一步释放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中的主渠道作用。

阅读更多

作者:金保亨 田慧真(Hyejin Jeon)

近几年,韩国在国家层面持续强化培育和保护半导体、信息通信和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度高、创新速度快的行业。其中,与韩国国民经济及安保密切相关的技术被指定为国家核心技术(下称“核心技术”)及/或国家尖端战略技术(下称“战略技术”,与核心技术统称为“尖端技术”)。韩国企业向外国主体出口或转移尖端技术(下称“技术出口”),以及进行跨境投资并购、合资等投资(以下统称“跨境投资并购”)时,会受到十分严格的监管。本文将结合韩国《产业技术泄露防止及保护法》和《国家尖端战略产业竞争力强化及保护特别措施法》等规定,浅析韩国尖端技术的技术出口及跨境投资并购前需考虑的前置审批程序。

阅读更多

作者:宁宣凤 吴涵 蒋雨琦 罗嗣昊 刘畅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的金融从业机构在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推动金融数据利用与流动的同时,广泛地面临着日益复杂严峻的数据安全风险,金融数据保护需求愈发迫切。在《数据安全法》等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确立“金融行业等主管部门相应承担本行业、本领域数据安全监管职责”的政策背景之下,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基础上牵头制定《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于2023年7月24日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以积极履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安全监管职责。

阅读更多

作者:徐向东 查春蕾 丁晓雯

让与担保,即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将债务人或第三人所有的担保物形式上转移至债权人名下、当债务人不能清偿时债权人可以该担保物优先受偿的一种非典型担保形式。从形式上看,让与担保与传统抵押权、质权等不同,是通过所有权移转的手段创设的担保,早期司法实践多有以通谋虚伪表示、构成流质条款、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等理由认定股权让与担保无效的观点。随着《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出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对功能主义担保观的引入,该种非典型担保形式的合同效力已无争议。

阅读更多

作者:赵坤成 王乐 郭赞锐

相较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具有股份性、公众性、公开性等特点,其股份发行、股票交易、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相对公开透明,监管规则完善程度、监管严格程度、市场化程度均相对较高。因此,对上市公司重整数据的统计和重整案例的研究成为市场观察重整制度应用和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

阅读更多

作者:唐逸韵 王晓辉

当前,国有企业通过跨境投资、并购合作等方式深度融入国际竞争,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行动主体,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发挥重要力量。随着海外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叠加国际经济环境持续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外派境外投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履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愈发复杂,已从单纯的法律问题演变为影响企业海外生存、品牌形象塑造及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系统性问题。

阅读更多